“我要对官员们说,网友一般是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程度高的人。不能忽视网络,不重视网络的官员会被淘汰的。”我国首位实名上网纪委书记:开辟网络反腐战场唐薇频 刘思思
热辣的阳光打在株洲市纪委书记杨平的脸上,而他却毫不在意。7月14日,人民网在显要位置刊出的“人民时评——《纪委书记为啥说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》”让这位纪委书记感到了踏实和温暖。 今年5月14日,杨平用实名注册红网株洲论坛,“在网民中引起轰动,在官员中引起震动”,成为中国第一位实名上网的纪委书记。他至今实名发布主题帖子9篇,回复346篇。“实名上网的纪委书记杨平,以巨大的勇气、诚挚的态度和认真解决问题的耐心,赢得了网民的信赖和赞美,但愿有更多的杨平涌现出来!”时评如是说。 近日,杨平坦诚面对媒体,畅谈心路历程。
观点: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 只要我们有影响,说不定哪天总书记就来浏览了。因为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!——摘自杨平发帖 记者:您是怎么从“杨书记”成为网友口中的“杨平同学”的? 杨平:今年5月14日,我用实名注册,个人资料填写的职务是株洲市纪委书记。结果刚一注册就遇到麻烦,只要我一发帖网络管理员立马就删帖,而且还留言“谁敢冒名顶替杨平书记”,让我有些哭笑不得。 我没有想到后来反应会这么强烈。有位网友发帖说:“在网上我们都是平等的,喊你为杨平同学,可以吗?”我马上回帖,“这样叫很好,很亲切!”后来株洲市委书记陈君文开了一个网友座谈会,网友们也称他“君文同学”。 记者:您怎么看待自己成为“网络红人”? 杨平:能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,首先是我的身份特殊。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工作,我作为地方纪委书记实名上网,其实是把党的反腐倡廉决心对全民的一种昭示。 记者:您发了一个帖子《离中南海最近的是网络》,为什么这么说? 杨平:网络是一条最真实反映民情民意的通道。因此,我认为最接近中南海的是网络,最接近网络的是百姓,中南海高层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意。
态度:“我不用作秀,也不会作秀” 感觉自己站在舞台上,被聚光灯照着,台下送鲜花、扔砖头、打黑枪的都有,往往被骂了还不知道是谁骂的。有人甚至说,我是官场里的“另类官员”,是网络中的“另类网友”。——摘自杨平发帖 记者:面对有人毫不留情地挑刺,甚至还有一些谩骂,您却依然守望网络这片“麦田”,为什么? 杨平:我的心情也曾起起伏伏。5月14日,刚开始“赤膊”上网发帖的时候,我是豪情万丈、满怀激情的;坚持了一个月左右,就有心力交瘁的感觉。网友有时候的偏激态度和讽刺言语,让我觉得我是在自寻麻烦。我现在可以说是网上的“红人”了。但是,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冷静,老百姓希望看到我做一些实事,而不是“作秀”。我不用作秀,也不会作秀! 立志:把网络开辟成反腐第二战场 要敢于和网民交流,告诉他们党和政府可以面对网民。网络是个大平台,你们来了,党和政府也应该来。——摘自杨平发帖 记者:您说现在已经处理了十几个举报的问题了,莫非网民们成了您反腐倡廉的眼线? 杨平:有网友举报质监部门一名处长腐败。后来我们一查果然是这样的,现在这个处长已经被“双规”了。 还有一个帖子是株洲某企业反映一个局级单位拉赞助的问题,我看了以后马上约见该局局长了解情况,局长答复称没有这回事,结果第二天发帖子的人回复说问题已经得到解决。举报内容五花八门。 记者:您下一步是否要将个人行动上升为制度并进行规范? 杨平:株洲市纪委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,正着手制定网络反腐的方案,近期将出台。前几天,网上株洲市行政投诉中心和“株洲市纪委信访室”已经设立了,投诉的帖子可以到这里来。我们设立“两鞭一剑”这个网名,专门负责在论坛代表纪委发布言论;设立“株洲纪检”网名,在网上发布公告,把对问题的处理结果进行编号公布,便于网民了解。我要把网络开辟成反腐倡廉的第二战场。
未来:我不会淡出“网络江湖” 有网民预言:杨平一年以后会离开网络。我会让这个预言破产!——摘自杨平发帖 记者:有人说官员实名上网需要很大勇气,您最终会淡出“网络江湖”吗? 杨平:我敢于并且坚持实名上网,是因为我对过去的自信和对未来的严格要求。 记者:许多网络语言都相当生动有趣,您发的帖子为什么不用网络语言? 杨平:我实名上网一般不用网络语言,因为在这里我是株洲市纪委书记,必须使用规范、准确的表达方式。 记者:现在对您的评价非常多,您怎么评价自己? 杨平:其实,我实名上网跟我的性格有关。从1986年做团市委副书记开始,我从来就喜欢“标新立异”,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就是“创新”,我还写过一本书叫《创新使命》。创新需要的是实力和勇气,我常常说:给我一尺深的水,我要搅起一丈高的浪!
据《长沙晚报》 |